首页

婉慈icon 南一

时间:2025-05-28 21:47:37 作者:两岸共谋生物科技产业合作 杭台两岸生物医药科技园揭牌 浏览量:30177

  中新网杭州5月28日电(郭其钰)5月28日,2025浙江·台湾合作周——杭台生物科技产业对接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台湾工商业、大健康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等领域人士赴杭州寻觅发展机遇和产业合作。当日现场签约9个台资项目。

杭台生物科技产业对接会现场。郭其钰 摄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杭州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五大产业生态圈之一,2024年该市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357家,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2998亿元。

  借此机遇,一批生物科技、大健康领域的台商台企在杭州得到了较好发展。如杭州天诚生物医药科创园集聚了百芮生物、大旺医疗、精视威光学等多家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台资企业。

  杭州市副市长宦金元介绍,杭州正前瞻布局合成生物、零磁医疗、AI+医药医疗、核酸药物等新兴赛道,其中必将蕴含两岸产业合作发展新机遇。台湾生物技术产业资源禀赋优越,在AI赋能、生物制药、康复医学等领域积淀深厚,期待两岸生物科技产业界实现优势互补和创新合作。

  “台湾在医疗健康、细胞应用商业化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大陆在大健康领域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两岸应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深耕大健康产业。”台湾大健康产业联盟协会理事长王国安提出,希望两岸在细胞技术转移、医学人才培养、医院临床合作等方面密切交流合作。

  对接会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夏立言表示,两岸有紧密的地缘、产业和市场连结,两岸经贸交流具备深层动力,经贸合作拥有客观优势,希望更多台商台企在杭州稳步发展。

  当日,杭台两岸生物医药科技园正式开园,该园区位于杭州医药港核心区,由国企和台企合作开发,投资总额约3亿元。目标打造杭台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先进生物医药创新研发集聚地、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区。

  据介绍,杭台两岸生物医药科技园将借力杭州医药港的丰富资源和平台优势,为台资企业和台湾科技项目提供科技研发、产业孵化、服务外包、公共技术支持等全链条服务,不断汇聚两岸生物医药科研力量、创新技术和产业资源。(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交部:欢迎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第一个专门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中央文件,对于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五矿完成博茨瓦纳科马考铜矿收购

风险信息显示,恒大地产现存56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471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和终本案件信息。

春回大地 内蒙古迎“候鸟翔集”

关于可持续发展,谢长安表示,双碳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我们现在建设的新工厂都要现代化、数智化、绿色化,我们始终把自身的发展与地球人的发展放在一起。

多地“上新”丰富消费场景 惠民生乐享平台澎湃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Madyson G. Barber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传回的数据,观测到一个年龄在300万年的年轻恒星,这个名为IRAS 04125+2902的恒星与地球相对较近(160秒差距)。围绕该恒星的外部原行星盘没有对齐,而且几乎是正面朝上而不是侧面,同时还有一个缺损内盘。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韩剑波被查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作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这也为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

相关资讯
92年,它们什么都记得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毛泽东以来历代领导人倡导的科学态度,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强调,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土壤。中国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表达了我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也指引着我们要坚持从当代中国的实践和未来中国的发展这两个角度去观察和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弘扬其发展中积累下来的优良传统,为我所用、为今所用、为将来所用,实现历史思想、当代实践和未来发展的有效贯通。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